失业后想跑网约车?这3个残酷真相你必须知道_收入_工作_职业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3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92

投稿车友:BS刘S,原就职于某大厂,因年龄大被裁后从事网约车行业,目前在上海跑车四年。

最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:身边不少朋友和我最初的想法一样,在失业后第一反应都是要不先跑个网约车过渡一下。说实话,这个现象挺值得玩味的,想当初我也是因为网约车行业自由,看宣传收入也不低,所以一咬牙便入坑了!但跑了几年之后才发现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,今天和大家来聊聊网约车的3个扎心真相。

真相一、自由是假象,困在车里才是现实

很多人以为跑网约车可以自由支配时间,实际上为了维持收入,你不得不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。平台算法会惩罚那些出车时间短的司机,导致接单量越来越少。有位老乡每天6点出门22点回家,连吃饭都在车上解决。所谓的自由,不过是换个地方被束缚。

真相二、流水不等于收入,到手少得可怜。

看到"日入500"的广告别急着心动,扣除平台抽成20%-30%、油费/电费、车辆损耗、保险、罚单等成本,400元流水实际到手可能不到200元。这还不算车辆折旧和电池衰减带来的隐性成本。用时间和健康换来的这点收入,真的值得吗?

展开剩余42%

真相三、职业断档风险高,难回职场。

网约车看似是失业后的避风港,实则是温水煮青蛙。很多人打算暂时跑车,结果一跑就是几年。这份工作无法积累有价值的技能和人脉,简历上难以体现价值。特别是35岁以上的司机,长期脱离原行业后很难再找到合适工作。在车里坐得越久,离职场就越远。

当然,我不是说跑网约车不好,对于那些确实需要短期过渡的人来说,这确实是个选择。但如果你还年轻,还有职业追求,或许应该把这段失业期当作充电的好机会。

记住,暂时的低谷不可怕,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式应对低谷。与其急着找一根救命稻草,不如好好想想怎么重建自己的职业方舟。

车友们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!

发布于:湖南省